世界日报(香港讯)
香港中通社10月23日電 受到美國對等關稅和匯率的持續影響,台灣多個產業受到衝擊。據台媒報道,機械產業首當其衝,已出現“賣廠潮”。

據報道,台灣機械工業同業公會日前舉辦“80周年國際高峰論壇”。台灣機械公會理事長莊大立稱,台灣機械產業年產值突破新台幣1.2萬億元,是支撐電子、半導體等產業的基礎,成為台灣製造業第二大支柱。
根據台海關統計,今年前9個月台灣機床總出口值為15.2億美元,同比減少6.4%,整體生存不易。機械公會秘書長許文通稱,2021年至今日元貶值約48%,新台幣僅貶7.4%,過去台灣設備比日本便宜兩到三成,現在日本高階機種等於打六折出售,台灣在匯率影響下難爭取訂單。
他指出,在中低階市場方面,大陸近年併購歐美企業,吸引外資進駐,質量與產量快速提升,加上鋼價僅為台灣的三分之一,生產成本低,使台灣銷往東南亞的通路同樣處於劣勢。許文通直言,台灣機床產業龐大、從業人員多,現在面臨種種壓力,整個市場嚴重萎縮。
此外,製造業重鎮台中產業園區中的工廠辦理易主的件數增加,業別涵蓋熱處理、衛浴、印刷、塑膠等。深耕商仲開發公司總經理陳永銓說,他這一個月接到的工廠出售案是上半年的總合,暴增至20件以上,以前一個月頂多3、5件,但接手不熱絡,10件里僅有3件有買方咨詢。
他分析,疫情後經營環境已不易,美國關稅再起波瀾,台美雙邊稅率疊加效應壓縮利潤,許多中小廠乾脆選擇結束營業;加上“廠二代”不願接班、勞動條件惡化,讓“賣廠潮”擴大。(完)
【編輯:康土泉】
